《今日基督教》的動機是出於對教會的深愛。這種愛有時是痛苦的,特別是當它意味著報告傳道事工領袖們有害行為的證據時。這些指控讓我們很難公佈出來,它們也很難讀懂。多年來,有些讀者想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公佈事工領袖的錯誤行為的證據,而除那以外,他們在世界上做的都是好事。其他在原則上支持調查性報導的讀者,則認為它的目標應該是在我們特定的基督教群體之外。但我們對尋求真理的承諾超越了對自己部落的承諾。通過報導真相,我們來關懷我們的社區。

愛迫使我們去愛那些被事工領袖所傷害的人——不僅僅是直接的受害者,還有無數因看到領袖們的罪和濫權所帶來的後果,而懷疑基督徒是否真的對此在乎的人。對教會的深愛也迫使我們去愛犯錯的事工領袖。他們往往需要揭露來引導他們悔改。

我們的愛驅使我們調查指控,或者繼續我們的調查,即使被指控的領袖已經去世。在一個事工領袖去世後,罪的破壞性仍然長期存在。我們是否應該要求受害者在黑暗中獨自承擔其所經歷的負擔、創傷和恥辱?不,無論是事工領袖的善行還是他的死,都不應該讓受害者沉默。而犯罪的人需要光的恩典。死亡排除了罪人悔改的機會,但沒有排除受害者恢復和得自由的機會。

整個教會都需要這種光亮,儘管它是痛苦的。 《今日基督教》進行漫長而昂貴的調查指控工作,不是為了列出一個臭名昭著的罪人的名單。我們的目標是改正——不僅是改正我們所報導的領導人,而是改正我們所有人的錯誤。

《聖經》非常明確地講到了,即使是最英雄的人物也有缺陷和失敗。聖經故事中的終極英雄,也是我們自己故事中的終極英雄,不是處於他或她所有的罪中的人,而是在罪人身上做工、救贖他們,完成祂的目的的那位神。當《聖經》詳述其英雄的可悲錯誤時,它是“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我們不會把這些部分剪輯刪掉。同樣,我們也不願意擱置或淡化對基督教領袖的指控。我們力求公正地調查和報導這些故事。我們不假定有罪,也不給有權勢者特權,我們希望我們的讀者也能避免這些錯誤。

我們報導這些故事的部分原因是為了讓教會能從中學習。它們提醒我們,我們自己的脆弱性、我們自己對透明度和問責的需要,以及最終所有人對耶穌基督的恩典和聖靈對人的改造工作的需要。但我們也意識到,我們故事中的人不是單純的說教說明。那些被壓榨的人不是來幫助我們的,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幫助他們的:澄清事實,揭露不公正和偽善,為受傷害者發聲,與他們一起哀慟,並向其他像他們一樣的人保證,他們並不孤單。審判只屬於上帝。但給黑暗帶來光明,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即使在我們悲傷的時候。

翻譯:吳京寧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español Português Français 简体中文 한국어, and Indonesian.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