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向在線聚會的轉變給教會的技術和製作團隊帶來了壓力。
“COVID-19真的抓住了教會的弱點,搖出了他們口袋裡的所有零錢。”范·梅茨克 (Van Metschke)說,他多年從事事工和教會內容製作,現在為加州的一家視聽技術設計公司工作。
向在線媒體的轉變迫使教會做出艱難的選擇,即是否要分配資源來提高在線敬拜的製作水平。即使教會能夠負擔得起新的視聽設備,他們也必須找到人去操作它。
“錢並不總是能解決問題,”梅茨克說。“好的設備並不能解決組織問題。”
溫室教會(Green House Church)技術播客的共同主持人梅茨克看到,在過去兩年中,越來越多的教會技術和內容製作方面的年輕人離開了他們的服侍崗位。受薪的技術人員被管理志願同工的要求壓得喘不過氣來。志願同工們被過度使用,訓練不足,害怕犯錯而破壞精心安排的敬拜。
像其他領域的事工一樣,負責技術的志願同工希望使用他們的技術和興趣來服侍他們教會的會眾。然而,一些教會在將責任下放給志願同工時,沒有利用他們的熱情。他們最終要求志願同工做付費專業人士應該做的事情,例如,當電腦或相機或無線麥克風出錯時,要排除故障,在多個平台上瀏覽在線媒體,或編輯視頻和創建圖形,以製作一個高質量的錄播的敬拜。
在2020年之前,招募、培訓和保留足夠的內容製作和技術志願同工以使服務順利進行已經很困難了。有些任務對於一個可教但沒有經驗的志願同工來說很容易學會,例如操作攝像機、運行幻燈片或管理簡單的燈光提示。其他的工作,如為大型樂隊進行良好的混音,並進行聲音檢查,需要經驗和一些音樂知識。
大型教會可能會有一個技術總監,但大多數教會都只有一個志願同工團隊,他們接受過不同程度的培訓,加入到敬拜事工中。即使是擁有相對簡單的視聽系統的小型教會,也要依靠志願同工來操作幻燈片和音響;沒有他們,牧師就沒有麥克風,會眾就沒有歌詞可讀。
疫情對教會志願同工的參與造成了打擊,但當其他領域的事工在限制期間縮減時,教會技術部門的需求卻更大。技術志願同工越來越多地被期望像行業專家一樣工作,投入額外的時間和掌握設備,以提高每周為網上會眾提供的高質量的敬拜體驗。
在教堂聖殿和禮堂後面花了幾個小時的志願同工,往往是每周的與會者(特別是那些從家裡觀看視頻的人)看不到的,但他們肩負着巨大的負擔:確保聲音被正確放大,使幻燈片和視頻在正確的時刻出現,協調複雜的燈光系統。
但如果他們犯了一個錯誤,每個人都想知道音響室里發生了什麼。
梅茨克說:“技術是事工中最不被理解的部分,”他曾擔任馬鞍教會(Saddleback Church)和水手教會(Mariners Church)的技術總監,這兩個教會都在加利福尼亞州。
今年早些時候,幾個TikTok的片段暴露了過度依賴敬拜志願者所帶來的倦怠文化的問題。“如果沒有對無償志願同工的剝削,大多數教會將無法運行,而這些志願同工感覺自己是在使用他們的恩賜來服侍主,”一名TikTok用戶評論說。
教會領袖和目前在教會中服侍的人可能會對教會志願同工被剝削的說法感到憤怒。畢竟,對大多數教會來說,對志願同工的依賴是教會生活的一個特點,而不是一個缺陷。
丹尼·弗蘭克斯 (Danny Franks)為Lifeway Research寫道,領導人 “不能獨自完成事工”。
北卡羅來納州高峰教會(The Summit Church)的客座牧師弗蘭克斯認為:“使命太大,時間太短,我們無法獨自承擔所有的任務。讓我們祈求上帝向我們展示他預備的人,邀請他們加入,並看到我們教會和社區的文化正繼續發生變化。”
教會領袖傾向於將招募志願同工視為邀請會眾加入教會的救贖工作。描繪願景是招志願同工的一個重要部分;呼籲會眾的使命感比使其產生內疚心理或覺得非做不可更有效。
但弗蘭克斯承認,“健康的志願同工文化似乎是一個例外,而不是規則。”
技術和內容生產對志願同工的要求經常超過合理和公平的刻度。
“如果這對你來說很重要,你就需要僱人……你不能指望志願同工在技術上和專業人士一樣好。” 梅茨克說。“你可以有標準,但你必須有很多恩典。”
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海灘的杜鵑園教會(Azalea Garden Church)的敬拜和藝術牧師克里斯·達林(Chris Darling)支付了一名兼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為這個300人的教會處理現場直播製作、技術志願同工管理以及其他各種與製作有關的任務。
“志願同工就是志願同工,”達林說。“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走開。”
儘管一年半前他剛到教會時,很難招募到技術志願同工,但達林通過歡迎教會青年部的學生加入技術和敬拜團隊,幫助培養了一個強大的志願同工群體。
現在這個有不同年齡層的事工仍然嚴重依賴志願同工,但達林認為,他制定的規範有助於消除倦怠,並使他的團隊感到受到讚賞。他試圖安排每個志願同工每月不超過兩次,如果可能的話一次。他還試圖確保工作儘可能地簡單明了。
達林說:“技術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領域。徹底的培訓、流程圖和清晰的溝通有助於志願同工感到有能力和安心。通常需要幾個月的培訓——通常是跟隨其他志願同工或工作人員操作幻燈片或攝像機,或為樂隊混音——然後新的志願同工才有足夠的信心獨立處理像現場服務中的聲音效果。”
他還試圖向志願同工傳達一種有恩典的姿態,向他們保證,錯誤和故障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我告訴他們:“99%的時間裡,你會做好你的工作,不會出錯,也不會有人對你說一句話。人們只有在出錯的時候才會注意到你。”
教會技術大咖們建議領導人如果要使用複雜的視聽系統,要付給專業人士,並在會議上尋求團隊培訓。梅茨克建議,沒有資源雇傭新同工的小型教會應該與大型教會聯繫,詢問他們的技術人員是否願意提供指導和培訓。
梅茨克和達林還指出了管理教會領導層和會眾的期望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間,教會在線媒體的興起似乎加劇了比較和競爭的趨勢,促使教會試圖用擁有龐大技術人員團隊的大型教會來衡量他們自己的生產。
“領導層必須明白,人們不可能在業餘時間做專業人員全職做的事情,”梅茨克說。
如果信徒或教會領導層希望效仿Bethel或Elevation這樣的教會在Instagram上的製作風格,那麼這些期望就需要加以調整。
達林和梅茨克都認為,在志願者團隊中創建真實的社區是最重要的。處於高風險崗位的志願同工需要對他們彼此的關係和在團隊中的位置感到安全,否則這些繁重的工作就顯得不值得這麼辛苦地去做。
達林說:“(技術志願同工)需要有歸屬感。”他指出,在為敬拜團隊禱告的時候,很容易讓技術團隊留在後面,與團隊的其他成員脫節。
“服侍他們。承認他們所作的,”梅茨克說。“人們希望成為一個社區的一部分,成為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
翻譯:平凡的瓦器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All About That Tenor: Why Men Don’t Sing in WorshipMusic experts say we don't need more "manly songs," but we do need to help lower voices find their place - From the Magazine
My High Priest Understands My PainJesus’ mercy is in his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our hurt, not only in his ability to solve it. - Related
New Atheism Is Dead. What’s the New New Atheism?Far fewer British people agree with vitriolic assertions about religion. Still, disbelief in God is on the rise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 - Editor's Pick
Pastors Wonder About Church Members Who Never Came Back Post-PandemicNew research shows disagreement over COVID-19 policies drove changes in attendance, but “a lot of it is a mys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