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這裡的一些人身上帶有多年吸毒的痕跡。一些人則帶著孩子一起來。一些人剛艱難的度過糟糕的一週。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 是糟糕的十年。所有人都帶著他們的髒衣服來到這裡。
他們在美國各地由教會經營的洗衣店裡免費清洗和烘乾他們的衣服。
“基督說我們應該餵飽飢餓的人,給赤身裸體的人穿衣服,而我認為這些衣服應該是乾淨的,”新澤西州新布倫斯瑞克(New Brunswick)一個此類事工的志願者凱瑟琳安博斯(Catherine Ambos)說。
當然,事工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衛生,而是為了尊嚴。
“如果有人骯髒、蓬頭垢面,你往往傾向不去看他們。你不會想和他們有眼神交流,”安博斯說。 “如果你無法負擔洗衣服的費用,而你還是個發育期的青少年,這對你而言簡直太尷尬了。”
至少自1997年以來,美國各地許多教會開始有洗衣店的事工。當時,德克薩斯州阿靈頓(Arlington)第一聯合衛理公會教堂的一位牧師開始在該市的投幣式洗衣店周圍巡迴分發零錢。在此之前可能還有其他人也這樣做過。今天這類事工遍布全國,由各種不同傳統和規模的教會運作。
這類事工不像教會經營的咖啡店那樣普遍或廣為人知。像咖啡店這種地方被稱為“第三場所”: 人們在工作和家庭以外的這些地方建立社群。但越來越多的教會將洗衣事工視為與鄰舍連結和見證福音的更好方式。
一些教會購買自己的洗衣機和烘乾機、翻新空間使其有足夠的電源孔,開設教會經營的洗衣店。其他教會,例如新布倫斯瑞克的基督聖公會,會派出志願者分送25分錢硬幣。安博斯四年前就開始這樣做了。
一開始他們的預算是200美元。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這不夠。“我們用了四分之三的錢的時候就發現花费一定會超過這个金額”,安博斯說。
基督聖公會的牧師同意支付他們的花費總額,他們最後分發了267美元的硬幣。自那時開始,這個事工就沒有停止過。
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的貝爾蒙特(Belmont )浸信會有一個較老的洗衣店事工仍在運行。這間教會從2010年開始幫人洗衣服,當時格雷格·安德森(Greg Anderson)牧師通過另一個事工聽說住在流浪者收容所和長期住宿汽車旅館的窮人會定期扔掉他們的衣服。
“直接帶人去買新衣服的事工其實比洗衣服事工更容易,”安德森說。
教會決定在其擁有的一棟建築物中安裝五台洗衣機和烘乾機,並開設一家自助洗衣店。今天,志願者估計他們每年可以為人們節省超過 25,000 美元 ——這些人不一定能有這麼多錢,即使他們有,他們也能改為用在食物、汽油或藥品上。
“這就像那句諺語說的: ‘人們不在乎你知道什麼,直到他們知道你在乎他們’,”安德森說。 “我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和上帝都很關心他們,當機會出現時,我們透過實際的行為及我們的話語分享基督。秉持基督的精神這樣的服事,是件道成肉身的事。 ……最常受到關注的總是人的屬靈需求,但屬靈需求與生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給人提供洗衣服的地方是照顧人們的生理需求。”
當人們來洗衣服時,他們會互相交流、跟教會志願者聊天,產生關係。透過這些關係, 教會能聯繫且幫助更多的人。
教會成員曾有機會幫助汽車出故障的家庭和其他需要衣服的人。有一次,他們幫助一個人支付葬禮費用。還有一次,他們幫忙一位單身父親照顧孩子。
教會將這樣的服事視為傳福音,因為他們與人分享上帝的愛。但自助洗衣店事工並沒有為教會人數增長有貢獻。
“這些人沒有一個成為我們教會的成員,”在貝爾蒙特浸信會洗衣店做志願者12年的芭芭拉·洛埃麗(Barbara Lowery)說。 “但這也不是我們的目的。這事工單純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
瑪格麗特·布朗(Margaret Brown)說,過去12年在貝爾蒙特自助洗衣店做志願者讓她看到了社區的需求。那些穿著髒衣服出現在教會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有很多艱難的事。他們並不懶惰,也沒有裝作需要別人的幫助。
“這些人是真的需要這些幫助的,”她說。但與此同時,“他們並不指望真的能免費得到什麼。”
布朗與她每週都見到的許多人建立了關係。一位女士發現布朗很喜歡咖啡,在她洗衣的時間裡,她會特意給布朗帶些小驚喜——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或是咖啡蛋糕、咖啡糖果。
“我會說這裡95%的人都是充滿感激的,甚至到讓你心碎的程度,”布朗說。
蘇珊·托馬斯 (Susan Thomas) 在華盛頓州布萊恩 (Blaine) 有個支付洗衣費用的事工,她說最讓她驚訝的事是:一大堆衣物對某個人來說可以有多大的意義。
“我們開始這個事工是因為我們在找一些其他人還沒有做的事來幫助社區,”她說。 “我無法告訴你有多少人含著淚來到我們面前,感謝我們有這個項目。他們通常必須決定錢是用來給車加油,還是買食物,還是洗衣服。」
布萊恩有大約5千多名居民,但托馬斯說,去年教會支付了1,600次洗衣的費用,每次洗衣的價格約為7.25 美元。
人口超過10萬的加利福尼亞州聖瑪麗亞(Santa Maria)看起來與布萊恩大不相同,但需求卻相似。弗蘭克·霍爾(Frank Hall)是克雷斯伍德(Crestwood)基督徒團契的成員,在過去10年裡一直經營著晨星洗衣店。在COVID-19之前,他們每週幫助大約50人洗衣服。
霍爾過去也曾與該地區的無家可歸者事工合作,他經常看到有個地方可以讓人們洗澡,但洗完澡後他們還是得穿回髒衣服。
“十有八九他們得穿著髒衣服四處走動,這對他們的健康很不好,”他說。
一間無宗派教會每週奉獻晨星洗衣店200美元,霍爾也跟教會成員收集能回收的材料來補貼事工。他知道一些地方企業可能會批評教會經營的洗衣店,因為他們不希望該地區有無家可歸的人,且擔心失去生意。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他也與地方企業建立關係。他從地方商店購買洗衣所需的東西,並在洗衣店製定關於吸毒、醉酒和任何反社會行為的明確規範。
“我們希望能支持其他企業,而不是讓他們覺得我們在傷害他們,”霍爾說。
管理洗衣事工常常充滿挑戰。它可能比經營咖啡店要做更多的事。但霍爾認為這是值得的。
“它使我們能夠幫助人們,關心他們,並幫助他們獲得尊嚴,”霍爾說。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是在照顧上帝所愛的人。”
Adam MacInnis 是住在加拿大的一位記者。
翻譯:Yi-Ting Tsai

Subscribe to Christianity Today and get access to this article plus 65+ years of archives.
- Home delivery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articles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Over 120 years of magazine archives plus full access to all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Two Congregations Force LGBT Debate on Evangelical Covenant ChurchCan human sexuality be a nonessential issue for a denomination that seeks to “stand in the center”? - From the Magazine
Libraries Aren’t Safe, But They Are GoodAmid controversies and threats of defunding, Christian public librarians work for the good of their communities. - Related
$100M Ad Campaign Aims to Make Jesus the ‘Biggest Brand in Your City’“He Gets Us,” an effort to attract skeptics and cultural Christians, launches nationally this month. But Christians still have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church markets faith. - Editor's Pick
Let My People Come and Go, Karabakh Christians Tell AzerbaijanAs blockade begets an emerging humanitarian crisis, Artsakh’s Armenians receive groundswell of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