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19年出版以来,中文和合本圣经(CUV)已成为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圣经中文翻译。一个世纪之后,中文语言发生了很多变化,新译本相继出现,和合本译本的主导地位仍然丝毫没有减弱和动摇。在《自上帝说汉语以来:和合本圣经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中,来自台湾的学者曾庆豹这样说:“(和合本)很可能是近一百年来乃至未来对中国读者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文本'。虽然我们还不能称之为中文世界的一部‘正典’,它毫无疑问是一个‘权威’”。
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团队包括16名西方传教士和一些中国基督徒学者,包括美国人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和富善(Chauncey Goodrich);英国人文书田(George S. Owen)和鲍康宁(Frederick William Baller),以及中国学者诚静怡、刘大成和王治心。《北京官话新约全书》的翻译工作于1872年开始,整本新旧约和合本圣经于1919年出版。和合本翻译的指导原则包括:必须使用全国通用语言(而不是地方土话);行文简单,能被各行各业的人理解;忠实于原文而不失中文的韵气。
正如宣教学家拉明·桑尼(Lamin Sanneh)和安德鲁·沃尔斯(Andrew Walls)所说,圣经的翻译对于基督教传统至关重要。从始至终,圣经翻译一直是新教徒宣教士在中国宣教工作的重点。
对于大多数中国新教徒而言,和合本圣经无疑是权威,并且经常被冠以“上帝的话语”的地位。尽管如今已有多种圣经中文译本,偶尔还会有中国基督徒在网上宣称只有和合本是真正的圣经,所有其他译本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异端(不过如今已经很少有华人牧师或教会领袖会教导“和合本无误”了)。
中文和合本译本占据主导地位的速度之快、时间之长,着实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我们该如何来解释这个现象呢?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基督教历史的学者,我想强调以下因素。
1. 中文和合本圣经在提供和塑造中国新教教会的神学语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世纪初以来,在漫长而艰苦的圣经中译过程中,西方和中国的翻译家积累了丰富的中文神学概念和术语。和合本译本继承并融合了这些概念和术语。
和合本刚开始出版发行的时候,恰逢西方宣教士退出中国、华人本土教会成熟的时期。中国基督徒领袖兴起,带领中国本土福音派的福音运动,影响遍及全国各地。这是本土新教徒神学知识和传统的形成时期。
及时到来的和合本译本为中国新教徒们提供了一套现成的神学概念和词汇,并立即被中国信徒接受和热爱。很快,和合本译本中的一些关键的圣经术语诸如“信仰”、“罪”、“救赎”和“恩典”等成了标准的“信仰词汇”,被教会领袖、神学家、传道人以及平信徒所广泛使用于每日的生活中。
和合本圣经中的关键圣经术语已经深深刻印在了世界华人新教徒群体的神学DNA中。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被华人新教徒所知、所认同并使用的唯一神学语言系统。相比之下,在西方,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本地语言译本的圣经对教会生活有如此重要和持久的影响。
2. 中文和合本圣经 为全球华人新教徒群体塑造了一个统一的身份。
在中文和合本问世之前的圣经或是被翻作了古典汉语,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精英阶层才能读懂;或是被翻作了中国某些地区的方言。因此,和合本的翻译达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目标——令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人都能读懂这个译本。它把所有中国新教徒的信仰统一于同一个中文圣经版本之下。现在当你参加任何中国大陆或海外华人的中文礼拜时,会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华人新教传统的存在。尽管环境不同,华人新教徒都讲着同样的“属灵语汇”,唱着一样的古典圣诗,读着同一个版本的圣经。可以说,和合本译本在建立和维护全球华人新教徒的共同身份中起着重要作用。
3. 中文和合本圣经在试炼和苦难中一直陪伴着中国教会。
过去的一百年对中国的新教教会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中国教会经历了数次战争,革命和政府的压力,并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中被全面迫害。许多中国信徒见证说他们在和合本经文中找到安慰和力量,甚至是在最黑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热爱阅读以及背诵手抄的和合本圣经经文。中国教会在深沉的苦难中忍耐持守、互相依靠,中文和合本圣经是这个集体记忆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和合本圣经与中国新教徒之间有着强大的情感纽带。而且这种情感纽带或依恋不会轻易消失。
4. 对圣经文本的精妙翻译赋予了中文和合本特殊的品质和持久的魅力。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中文和合本圣经在现代环境中确实具有自己的优势。众所周知,和合本圣经以中国北方白话为主,在其之上融合了一些古典汉语的元素。这种优美的结合体现了当时翻译团队的天才水准, 使和合本既能被普通老百姓读懂,又能吸引社会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
虽然古典汉语元素的存在令和合本圣经的某些措辞在今天显得笨拙或过时,但实际上,和合本的白话和文言文的结合独具优势。许多中国信徒,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信徒,更喜欢和合本而不是其他较为口语化的圣经译本的原因,正是因为和合本这一独一无二的风格带来的特殊韵味。
5. 中文和合本圣经为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汉语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并且在华人社会中极具声誉。
和合本圣经长期备受欢迎还与它在教会之外的影响力有关。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从传统王朝转变为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作为民族国家建设进程的一部分,人们开始尝试用统一的书面语和口语来代替从前的单一书面语(古典汉语)与多种方言口语并行的体系。
这个语言体系建设上是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而和合本圣经恰在此时出版。中文和合本圣经作为极少数的以当时通行全国的官话来书写的文本之一,立即赢得了广泛认可。
基督教和非基督教学者都同意,和合本圣经是现代汉语的杰作。它不仅是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典范,也同时借助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广白话文而迅速普及。时至今日,和合本圣经在这方面的贡献依然被中国学术界广泛认可。学者麦金华甚至在《自上帝说汉语以来》中声称:“正如施洗约翰为耶稣预备了道路,那些将圣经翻译成白话的译者们为新汉语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若有人将和合本译本在中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与圣经翻译在近现代欧洲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相媲美,也丝毫不令人惊讶。
今天,当一般学术界引用圣经术语和经文时,中文和合本是被引用最多的圣经译本。这是和合本圣经在华人社会中影响力之大的又一例证。换言之,和合本译本在中国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学术标准。
总而言之,中文和合本圣经在华人社会和华人新教徒群体中的流行持久不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大多数中国信徒来说,中文和合本不只是一个圣经版本而已,更与他们的心灵紧紧相连。因而,尽管中文和合本被一些人批为“过时”和翻译“不精确”,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和合本圣经在华人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会有任何动摇。
虽然我们可以质问把和合本圣经与神的话语相等同的神学正确与否,以及一些中国信徒有否把和合本圣经奉为偶像的倾向,但现实是,如果我们要对和合本译本进行任何修订,就必须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和合本的原文,并尽可能少地进行更改,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中文和合本圣经是上帝给中国教会的珍贵礼物,并被祂用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信徒。至于上帝会使用和合本圣经继续在中国荣耀祂自己多久?只有祂自己知道。
姚西伊博士是哥顿康威尔(Gordon Conwell)神学院世界基督教与亚洲研究副教授。
翻译:朱莉蓉,校对:Sean Cheng
英文原载ChinaSource,蒙允转载。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Honor Thy Church Mothers—with WagesDespite their crucial role in congregational life, 83 percent of women’s ministry leaders remain unpaid. - From the Magazine
The Cost of Creativity: Bonhoeffer Set Aside Ethics For Art. Did He Choose Well?The theologian set aside his nearly finished magnum opus while in prison, investing instead in creative writing. - Related
New Atheism Is Dead. What’s the New New Atheism?Far fewer British people agree with vitriolic assertions about religion. Still, disbelief in God is on the rise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 - Editor's Pick
Culture War Is Not Spiritual WarfareOur ideological opponents are not the en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