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原文發表於2021年11月4日——譯註)因為有兩個紀念活動——11月1日的萬聖節和11月7日的為受迫害教會的國際祈禱日(IDOP)——代表了一種新的神聖周。它們一起提供了一個機會,以紀念我們在海外的為信仰而受苦的基督徒弟兄和姐妹。
生活在海外的基督信徒在許多地方面臨著極端的環境,以及緩慢滾過的鎮壓,將信徒們碾壓。這些日子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暫時放下手中其他事項,紀念他們、致力於倡導他們的權利,並通過幫助其他因不同信仰而受迫害的人,來紀念他們的犧牲。(在下面的側欄中,我提供了三條要遵循的規則。)
基督徒經常受到人身攻擊。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是針對基督徒的恐怖主義暴力。根據我20多年的外交工作經驗,我認為這代表了全球教會面臨的最大挑戰。
像塔利班、ISIS和基地組織這樣的恐怖組織,手上都沾有基督徒的血。在無人管理或管理不善的國家,教會蓬勃發展,但恐怖分子也可以肆無忌憚地襲擊。動機各不相同——包括對基督教的敵意、對資源的嫉妒、純粹的犯罪行為,或以上所有這些。但無論如何,恐懼籠罩着整個社區。
例如,“博科聖地”(Boko Haram)在尼日利亞對基督教徒的暴力行為,因其嚴重性和它所傷害的基督教人口的規模而引人注目。博科聖地燒毀教堂、謀殺牧師,並摧毀了城鎮。此外,在被綁架、被強迫改變信仰和被逼結婚時,尼日利亞的基督教女孩面臨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強姦,例如利亞·沙裡布(Leah Sharibu)所遭受的。
當然,有些政府也仍然在進行迫害。共產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迫害基督教徒的國家。信仰和實踐自由的空間正在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推崇習近平主席的強制意識形態,並由警察和推土機強制實施。由於資源充裕,共產黨政權想要壓制擁有7000萬人口的中國教會。
在其他地方,朝鮮抨擊任何獨立的基督教活動。在緬甸,軍方對以基督教為主的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的戰爭已經升級。伊朗積極迫害福音派,而阿爾及利亞針對皈依者教會的新運動玷污了中東地區曾經的一個亮點。在整個阿拉伯世界,皈依基督教通常是非法的,僅僅是因為一個人在遵循自己的良心,就會把這個人單劃出來。
而在此方面基督徒並不孤單。幾乎在每一種情況下,當基督教聖徒面臨迫害時,其他人也會因為他們的信仰、宗教活動或信仰團體的成員身份而受到傷害。
有時對於其他信仰的迫害超過了基督徒所經歷的。例如,中國對宗教的戰爭還針對西藏佛教徒和維吾爾族穆斯林,對其進行種族滅絕式的報復。也許出乎意料,穆斯林在全世界的政府鎮壓中首當其衝。除了穆斯林受迫害外,其他感受到迫害影響的群體包括巴哈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無神論者。
這些紀念日提供了一個機會來反思那些來自我們社區和來自其他人的痛苦。雖然《聖經》沒有使用“人權”一詞,但我們發現尊嚴和正義的全球概念交織在一起。先知以賽亞宣告,“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賽1:17)。加拉太書第6章9-10節宣告了幫助每個人的責任:“我們行善,不可喪志 ... 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基督在《馬太福音》第25章的“這弟兄中最小的一個”的背景下明確提出了這一點。在這裡,耶穌挑戰他的追隨者(以及今天的我們)去幫助陌生人:“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里,你們來看我。”他最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們在《路加福音》第10章中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發現了類似的主題。儘管信仰和國籍不同,那位英雄還是幫助他的鄰居,耶穌最後說他的追隨者應該“去照樣行”。
誰是在宗教自由方面“最小的一個”?誰是我們的鄰居?任何因信仰而面臨酷刑、毆打、監禁甚至死亡的人就是。為了真正關心我們的全球鄰里,像愛我們自己的鄰居一樣愛他們,我們應該為他們以及為我們信仰中的兄弟姐妹大聲說話。對鄰居的英勇之愛要求基督徒為人權而戰,並幫助受苦的人,包括我們自己和其他人。
宗教自由的國際環境是令人沮喪的。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這項工作。恢復對宗教自由的尊重將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借用尤金·彼得森(Eugene Peterson)的話說,成功將需要在同一個方向上長期順從。已故國會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關於在美國爭取民權的論述,當然也適用於倡導國際宗教自由:“我們的鬥爭是一生的鬥爭,甚至可能是幾代人的鬥爭,我們每一代人都必須盡自己的責任”。
雖然大多數人無法前往前線,但所有人都可以堅定不移地禱告,堅持向我們的民選領導人請願,要求他們採取行動,並支持致力於推進所有人的宗教自由的組織。此外,還有一些資源可以用來教育信徒了解事實,在禱告中引導他們,並幫助他們有效地向政策制定者倡議。很好的例子包括“開放之門”(Open Doors),“斯提反聯盟”(Stefanus Alliance),CSW等等。
許多教會在復活節前的神聖周舉行紀念活動,每天提醒人們耶穌為全人類做出的犧牲。為了紀念在萬聖節和為受迫害教會的國際祈禱日(IDOP)之間擬議的新聖周,讓我們記住那些現代聖徒遭受身體暴力的最簡單的原因:他們的基督教信仰。
在這一周里,在記住我們的兄弟姐妹如何需要我們的幫助的同時,我們可以為我們來自其他宗教傳統的全球鄰里禱告,他們也在呼喚着我們的援助。教會對上帝之愛的最好見證,莫過於倡導所有人的宗教自由。
諾克斯·泰晤士(Knox Thames)在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中都擔任過國務院宗教少數群體特別顧問。他目前正在寫作的著作是關於在21世紀對抗宗教迫害的戰略。你可以在Twitter上關注他@KnoxThames
“直言不諱”(Speaking Out)是《今日基督教》的客座意見專欄,(與社論不同)不一定代表雜誌的觀點。
翻譯:JW

Subscribe to Christianity Today and get access to this article plus 65+ years of archives.
- Home delivery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articles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Over 120 years of magazine archives plus full access to all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A Tale of Two New York City PastorsOne formed me. The other entertained me. - From the Magazine
Our Worship Is Turning Praise into Secular ProfitWith corporate consolidation in worship music, more entities are invested in the songs sung on Sunday mornings. How will their financial incentives shape the church?español - Related
Don’t Pretend the Ugandan Homosexuality Law Is ChristianNot everything that’s a sin is a crime—let alone one punishable by death. - Editor's Pick
The Spiritual Battle of Teen Screen TimeKids’ addictions to their phones isn’t a legislative issue. It’s a discipleship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