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因果报应(又称“业力”)?

如果你问泰勒丝(Taylor Swift),她会跟你说:“业力是我的男朋友/业力是个神/业力是周末在我发梢上的微风/业力让我感到放心。”因果报应对她而言,是她靠“洁身自爱”所得到的所有好的事物。

贾斯汀·提姆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则会回应,关于他无情的前妻,“什么(糟糕的)事都会发生的;全都会发生,都会回到她身上。”

甚至经典电影《真善美》里从修女变成保姆的玛丽亚也会说,“在我年轻或童年的某个时候,我一定曾做过什么好事”,才值得乔治·特拉普上尉的爱。

显然的,因果报应的概念存在于美国人的潜意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想在日常生活和圣经经文里都能找到,如《箴言》22:8,“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

然而,佛教因果报应思维下的世界观在实际应用上有着远非“让人放心”的情况。例如,对于小乘佛教徒而言,“业力意味着你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并不想得到我们应得的东西,”曼谷圣经神学院的宣教士和佛教专家凯利·希尔德布兰德(Kelly Hilderbrand)说。

在《今日基督教》的《接触佛教系列》里,我们会检视同样的因果报应概念如何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塑造两种佛教世界观——泰国小乘佛教(Thai Theravada Buddhists)和台湾的人间佛教(Humanistic Buddhists)。我们也会见到基督教信仰能如何将人从与业力永无止尽的奋斗里解脱出来,在面对沉重的报应时提供盼望,以及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提供真正的公义。

“众生皆是其行为的主人”

因果报应的概念起源于印度哲学和宗教,并被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和道教所采纳。虽然关于因果报应的详细定义因宗教和环境而异,但因果报应这个词来自梵文karman,意思是“行为”,意指“(某个)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与基督教里由上帝裁判公义不同,佛教学者认为业力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像物理学的规律:你投入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凯利说。

在佛教里,业力更在乎一个人的意图,而不是他们的行为——我们的业力是我们内心动机的结果。业力可以在人的一生里得到相对应的结果,也可以在未来的转世里得到。做符合八正道的善事会导致善业,而违反这些规则则会导致恶业。

根据一些佛教传统,我们行为加总的结果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转生到更高的境界,成为天使或神灵,或转生到更低的境界,成为饿鬼,甚至是进到地狱。我们的目标是透过不同的生命周期往更上层发展,直到达到涅槃,也就是痛苦和轮回的结束。

在巴利文经文里,佛陀,业力是“导致短命的原因...导致长命的原因...导致疾病的原因...导致健康的原因。众生是其行为的主人,是其行为的继承人。...是行为将众生区分为低级或高级。”

随着佛教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信徒们对因果报应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不相信转生,但仍然保留今生业力的信仰。由于各种文化将其传统宗教与佛教相结合,因果报应实际上如何运作也因国家而异。

因果报应在泰国的运作方式

大约95%的泰国人信奉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这是最古老的佛教传统,它严格遵循佛陀的教导,强调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的境界。

1999年移居曼谷的凯利发现,无论一个人对佛教经文熟悉与否,因果报应的观念都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里。当车祸、自然灾害或疾病发生时,人们会喃喃自语“业力”,认为这是一个人今生或前世行为的结果。

“在一个真正的佛教世界观里... 如果你天生长得不好看、残废或贫穷,那是你活该应得的,”凯利说。 “因此,人们并没有帮助他人的倾向,除非这样做能让你获得(业力上)加分、积功德。”

凯利表示,如果新闻报导一个富人用车撞了一个穷人,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穷人在过去做错了什么,他的遭遇是活该。与基督教不同的是,这里的佛教没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或“每个人有其独特的价值”的概念。

天生贫穷或残疾的人接受自己的角色是活在业力所导致的生活里,同时一边做好事来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曾在泰国传教的北园神学院宣教学教授保罗·德纽伊(Paul De Neui)说:“一些父母不同意让刚自己天生有腭裂的孩子做手术,因为这会夺走『这个人必须在今生承担的业力』,这样孩子在来世就不能承受今世的功德。

同时,德纽伊发现,天身残疾的人往往是他遇到的最快乐的人,而尽管他们生活不便,却受到一种特殊的敬重。他们根据前世传下来的东西来认识自己今世的责任。

凯利说,泰国人非常清楚他们是谁、他们的极限是什么,这与西方人十分不同,西方人从小就被教育相信自己可以靠努力获取任何成就。泰国人的挑战在于,“他们很难建立一种能让自己更好的方式,”凯利说。例如,如果ㄧ个人不擅长数学,他会接受这是自己的一部分,不会自动的试图改变自己的状况。

同时,僧侣们的身体必须是完美的——有十个手指,十个脚趾,没有残疾,也没有天生缺陷——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前段生命里有善业。当凯利的宣教士同事来到泰国时,政府拒绝发给他宣教士签证,因为同事是个盲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盲人意味着他有恶业,不能成为一名宗教老师。

为了摆脱恶业,创造功德,佛教徒要做一些善事,如向寺庙捐钱或帮助穷人。有些人因得不断努力确保自己的善行大于恶行感到窒息。然而,凯利说,这样的概念与基督教的罪的概念不一样;因果报应的重点在于行为上的平衡。

因此,身为一个基督徒,和佛教徒对话时,凯利并不会从罪的概念开始。相反的,他会提到人能如何完全偿还掉债务(恶业)。 “我们给他们一个好消息:有个人为了把你的石板(业力计算表)擦干净而死,祂把你的业力擦干净....这样你就可以重生,和上帝生活在一起,”凯利说。 “每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多数人时,他们都很兴奋;这个好消息听起来很棒。”宣教士面临的更大的障碍是,佛教是泰国人的身份认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rticle continues below

免费时事通讯

更多时事通讯
一个更有同理心的佛教

台湾是中国大乘佛教世界的中心,因果报应在台湾的表现是不同的。佛教,特别是一种被称为“人间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的哲学,在台湾岛上发展得十分顺利,但在中国大陆,共产党政府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试图消灭所有宗教。佛教徒约占台湾人口的35%。

人间佛教强调将佛教信仰融入日常生活,并关心这个世界的问题。它体现在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中:慈济基金会于1966年成立于台湾,由一位佛教徒尼姑和30位家庭主妇攒钱捐给有需要的家庭开始,如今已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团体,在全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工作。慈济的志工参与在医疗援助、环境保护和救灾工作——有时甚至比政府更早出现在灾害现场。

大乘佛教认为,菩萨是更高层次的生命,他们因慈悲帮助受苦的人而推迟了涅槃。因果报应和转世仍然是核心信仰,但学说的重点不同。虽然所有的佛教徒都追求减轻苦楚,但小乘佛教试图透过生命的循环和达到涅槃来完成这一目标。大乘佛教则更关心“在此时此地减轻痛苦”。

即使因果报应表示ㄧ个人在过去的生命曾做过一些坏事,并应得他们现今的处境,“但无论如何,在他们的痛苦里帮助他们,总能累积善业,”海外事工研究中心(OMSC)研究员艾斯特(Easten Law)说。 “如果你的首要任务是得到开悟,那么,慈悲为怀的心总是好的:这对你的业力有好处,对他们的业力也有好处。”

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教授赖品超说,在19世纪末,中国佛教徒希望改革他们的宗教,并超越仅有的葬礼仪式。他们看到基督徒在盖医院、开办学校和参与社会问题方面所做的工作,开始发展自己的事工。他们甚至开始有青年团契和主日学。

随着这些改革者将中国佛教“从一个用于葬礼的宗教转变为一个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宗教”,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成为信徒。

人间佛教从社会层面或集体的角度来看待因果关系。

赖品超说:“当你做某件事时,你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其他人。”

例如,当人们犯罪时,他们会面临监狱的惩罚,然而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朋友和更大的社会范围。因此,人们很难在孤立的情况下解放所有业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因果关系或业力的网络中;我们是相互依赖的。”

身为一个长期研究佛教的学者、牧师和宗教间对话的参与者,赖品超认为,基督徒可以学习佛教徒不仅对自己圈子里的人,而且对所有人、动物,和环境的同情心。他还发现,佛教徒对“生活里必会有困难和苦楚”这个事实很清楚,但基督徒却不是这样。

然而,他在基督教里发现一件中国佛教所缺乏的,就是对于公义相关的问题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认为基督教对爱和慈悲的理解与他们致力于公义的工作有关联,”赖说。 “佛教徒会主张,如果你与他人有某种仇恨,克服它的方法是克服你的欲望,克服你的仇恨,原谅他人。”

仇恨会导致恶业,所以原谅他人对你最有利。佛教能提供克服愤怒的冥想技巧。然而,赖品超不认为这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因为这样做并没有解决错误的行为,也没有创立一个系统来防止未来的冲突。他说:“如果没有公义/正义,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解。公义...可以是怜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基督教世界观下的因果报应

虽然像加拉太书6:8这样的经文,“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听起来像因果报应,但它们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佛教里,因果报应就像自然法则,是一种存在的现实,没有任何神灵设置它的运动或控制。我们应得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

然而,基督教教导我们,上帝是创造者,是一切的主宰。凯利说:“上帝怜悯我们,并没有按照我们的罪孽来惩罚我们。并且,在十字架上,耶稣代替我们死了,这是正义和仁慈终极的展现。

圣经里一次又一次地反驳了每件坏事都是由以前的行为造成的观点:有时,我们要面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但有时痛苦并不是我们应得的,也无法被解释。凯利指出两个例子:在约伯的故事里,上帝和撒旦之间的宇宙辩论揭示了约伯的痛苦不是由他的行为造成的;在路加福音13:2-4里,耶稣解释,被彼拉多杀死的加利利人和在西罗亚塔倒塌时死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罪而死。

当门徒在约翰福音9:2问耶稣:“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他们表达的是一种因果报应的世界观。然而,耶稣的回答揭示了对苦难更复杂的理解——在慈爱、关怀人和公正的上帝手中,而非个人的一种力量:“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9:3)。

凯利在他的泰国宣教士同事身上见证了这样的情况:虽然他是个盲人,但他是个伟大的传道人,许多泰国人都听他的话,因为他们看到他如何克服了这么多障碍。 “对属上帝的人来说,上帝能使用我们的苦难,以此成就美好的事。”

翻譯:Yiting Tsai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繁體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Simplified) (简体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