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兒童版本的《聖經》中,神子就像超人一樣能及時出現拯救世界。這些對基督宛如神話般的描述中,耶穌總是能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祂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潰敵人,卻似乎同時迴避了耶穌與一般人一樣是實實在在有血肉之軀的事實。

但這樣的敘事是否遺漏了什麼?

雖然這些改編過的故事在睡前親子時光讀起來很有趣,但它們並沒有反映出福音書試圖講述的完整故事。耶穌來到世上不僅僅是爲了替我們的罪而死。也不是來炫耀祂神奇的超能力和屬天的智慧。在基督教的歷史中,上帝道成肉身的事實告訴我們,耶穌是完全的人。換句話說,祂凡事與我們一樣,以肉身經歷過軟弱的凡人的生活。

是的,耶穌可能有軟弱。祂在嬰兒時期需有母乳餵養。祂也要學如何走路。而且彌賽亞在尷尬的青少年時期,也經歷過青春期。爲什麼耶穌需要經歷這一切呢?祂這樣做是為了藉著成為人類把我們從罪和死亡的轄制中拯救出來。正如第二世紀的神學家愛任紐 (Irenaeus)的名言所說,“祂成爲人類的樣式,使我們能成為祂的樣式”。耶穌來到我們的世界,為我們帶來祂的神性,這包括了對父神至深的信任及信心;而祂從我們的人性中得到的一部分則是我們懷疑的天性 -祂確實曾質疑過天父。

懷疑是人類經驗真實的一部分。耶穌全心委身成為完全的人,甚至祂願意承擔人類懷疑的特性。

韌性及決心

《新約聖經》在耶穌的人性上給了我們一些啓示。在福音書中,耶穌進入曠野,受到魔鬼的試探。祂在曠野必須和魔鬼的話搏鬥:“你若是神的兒子”(馬太福音4:3)。這些話在耶穌的腦海裡埋下了懷疑的種子。人們不禁要問,在耶穌因為佈道的事工經歷失去及痛苦時,這些懷疑是否會像錄音帶一樣在祂的頭腦裡反覆播放。

我們從這段故事學到的是,真實肉身的耶穌會受到誘惑 — 但是祂沒有犯罪。事實上,受到誘惑本身並不是一種罪。我們也看到,肉身的耶穌面對的是對自己身份的疑惑。但聽見甚至發出這些疑惑並不等同於屈服於它們的壓力。在那次試探故事的結尾,我們見證了耶穌的韌性及決心。不久後,有天使來伺候祂。也許他們給耶穌食物和飲料,讓祂的身體恢復活力,但也有可能,耶穌當下也很需要父神仍與祂同在的屬靈保證。耶穌雖通過了考驗,但祂的信心可能也受到沉重的打擊。

同樣的,在《馬太福音》26章36-46節,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祂很孤單。祂的門徒都睡着了。而祂知道自己即將面臨在世旅程的最後考驗。耶穌做了什麼?祂開始有點退縮。“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當然,過了一會兒,祂擺脫內心的懼怕,並宣告:“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39節)。但這並不是信心取代了質疑;而是即使質疑,仍然抱持信心往前行。耶穌並不想喝下那杯苦難,但祂還是接受了。

就在那刻,耶穌體現了如兩個兒子的比喻(太21:28-31)中大兒子的表現。當父親叫大兒子去做需要完成的工作時,他先是拒絕,之後卻改變主意把工作完成(29節)。而小兒子起初雖說好要去做,後來卻沒去做。也許當初耶穌講完這個比喻後,問門徒的那個問題 —“這兩個兒子,是那一個遵行父命呢?”(31節)— 在客西馬尼園的那一刻,也浮現在祂的腦海中,讓祂清楚祂該走的路。

耶穌當下跟據祂內心真實的渴望向父神禱告,但這個故事沒有結束在這裡。正如魯益師(C. S. Lewis)在一篇關於禱告的文章中所說:“我必須經常慶幸我自己過去的某些禱告沒有被神答應。”我們也可以如此形容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因為如果那個苦杯真的被挪去了,我們至今仍然與神隔離。在神智慧的恩典中,祂能使用一個沒有得到回應的禱告來拯救這世界。

之後,在耶穌受難期間,祂在十字架上向天父哭喊。在後人所謂的 “失職的控告 (The Cry of Dereliction)” 中,耶穌大聲喊道:“我的神,我的神,爲什麼離棄我?”(太27:46)。在那一刻,耶穌沒有以 “阿爸、父神” 來呼喚。祂不覺得自己是如超級英雄般的神子。祂隻身一人,被全人類的罪孽壓垮,在懷疑中窒息。天堂沒有回應祂,沒有鴿子降臨,也沒有號角聲 - 只有沉默,而血液不斷地從祂仍然溫暖的身體中流失。

耶穌的質疑是否使上帝神聖的救贖計劃受到威脅?當然沒有。事實上,祂的質疑是個重要的因素。身爲一個真實的凡人— 雖然比凡人多一點能力,但在人性上沒有一處不像人類 — 的凡人耶穌,因為和我們一樣會有懷疑及問題,使祂能在黑暗中牽引著我們的手。福音書所描繪的耶穌並不是靠著遠避祂內心的懷疑來拯救我們,而是教導我們在信心及懷疑中信靠上帝而得以被拯救。

信實地質疑

爲什麼在信心及疑慮中信靠上帝對現今的我們至關重要?因為我們的世代充滿質疑的混亂及挑戰傳統的解構論 (deconstructionism)。在後基督教時代 (post-Christian) 的西方,福音的主張及堅持受到嚴峻的挑戰。但難道疑慮就是信心的終點嗎?疑慮是信心的敵人嗎?對許多耶穌的信徒來說,他們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疑慮不是被仇敵影響的結果,而是反映了耶穌的人性。如果連耶穌都會有疑慮,我們難道不能在祂的疑慮中更加緊緊地跟隨祂嗎?

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重點:疑慮(就如試探)本身不是罪。《聖經》告訴我們,疑慮可以是危險的。有明確的經文警告過疑慮的結果(太14:31;21:21;可11:23;雅各書1:5-8)。但也有同樣明確的經文提到,有過質疑的經歷的人可以(且應該)是受到基督徒群體接納的一份子(約翰福音20:24-29,太28:17)。事實上,《猶大書》也提到 “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第22節),這意味著我們的群體裡總是存在質疑者。

幾年前,我讀到關於一位知名的神學家的故事。神學家透露,耶穌在十字架上發出的哭求 — 那個失職的控告 (The Cry of Dereliction) — 正是他成爲基督徒的原因。他認為一個能說出自己的質疑的神,是個值得追隨的神。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

我們有沒有可能真的跟隨一位沒有經歷過凡人都有的疑慮的經歷的人呢?我認為不可能。因為耶穌經歷過真實的人性 - 因爲耶穌 “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 我們才能全心全意地跟隨祂的榜樣。

耶穌受到試探,但祂並沒有犯罪。因此試探不能被等同爲犯罪。同樣的,耶穌也質疑過。但祂沒有向不信的心屈服,也沒有放棄神。所以質疑也不能被等同為犯罪。

我們知道我們是被耶穌的愛、恩典和信實所拯救。這是福音書的重點,是《新約聖經》的主題,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但耶穌是神-道成肉身成為人,而不是神-道成肉身成為超級英雄。祂成爲人類的一份子,不是爲了讓我們為疑慮的心感到羞恥,而是爲了教我們如何適當地質疑、忠實地質疑。因此,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因著祂是位會質疑的神,而從我們的質疑當中被祂拯救。

A. J.思渥伯達(A. J. Swoboda)在俄勒岡州尤金市布什內爾大學擔任聖經、神學和世界基督教的助理教授,是《懷疑之後:如何質疑你的信仰而不失去它》的作者。尼傑·古普塔(Nijay K. Gupta)是位於伊利諾伊州萊爾市的北方神學院的新約聖經教授。他們一起共同主持信仰與疑惑(Faith and Doubt)播客節目。

翻譯:江山

校稿:Yi-Ting Tsai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简体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