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將來不久的一天,瘟疫可能會過去,COVID-19會成為一種回憶。 但是與世隔絕、目睹人們死去、面對經濟壓力、在損失和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中生存,這一切帶來的創傷將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數據,從2020年夏季到2021年春季,在美國的成年人中新近出現焦慮和抑鬱症癥狀的比例增加了5個百分點以上。 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反映他們的心理健康保健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美國聖經公會(ABS)創傷癒合執行主任妮可·馬丁(Nicole Martin) 說:“我們將會在很多年都看到這種程度的創傷。 就算每個人都接種疫苗,每個人都被允許出外,它也不會消失。”
馬丁和美國聖經公會希望通過閱讀《聖經》中關於創傷的內容來滿足這一需求,用《聖經》教導人們如何從創傷中得到痊愈。
最近有一項被ABS委託,由貝勒(Baylor)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將心理健康最佳的實踐教育與閱讀《聖經》相結合,可以帶來顯著的好處。 在他們的研究中,這樣做減少了創傷後壓力障礙的癥狀,增加了寬恕、同情和目標感。
美國聖經公會的總裁兼CEO羅伯特·布裡格斯(Robert L. Briggs)說:“隨著美國經歷這場心理健康危機,這項研究顯示了對受創傷人群進行信仰敏感護理(faith-sensitive care)的潛在好處。 《聖經》已被顯明是情感、靈性、身體和心理癒合的重要來源。”
這項研究考察了ABS“治療創傷”課程的有效性,該課程在弗吉尼亞州北喬治王子(North Prince George)的河濱地區監獄(Riverside Regional Jail)內教授。
一組210名被監禁的男女自願參加這門有五節的課程。訓練有素的輔導員與參與者一起閱讀《聖經》,引導他們辨別出他們的痛苦,將其分享,並將創傷帶到基督的十字架前尋求痊愈,讓他們可以自由地照顧自己和服務他人。 在參加課程前、剛完成課程時以及在一個月和三個月後,參與者要回答一些關於自己和心理健康問題。 而另有一組未修該課程的139名被監禁者自願參加問卷調查。
研究人員在比較這兩組人時發現,該課程顯示出具有統計意義的顯著效果。
貝勒大學宗教研究所的三位研究人員之一,拜倫·約翰遜(Byron R. Johnson)說:“每當有人說,根據參與者的成功率某個課程非常有效時,他們可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與什麼相比較?’ 擁有可與實驗組相比較的對照組,使我們能夠確定這種干預是否具有獨立或獨特的效果。”
這項研究把參加的人分為22組——10個男子組和12個女子組。 參與者大約是白人、黑人各佔一半,年齡從18歲到65歲不等。 大多數人因違反假釋或緩刑規定而被關押在這所弗吉尼亞監獄,他們平均入獄五到六次。 對照組相當相似,儘管他們比較不可能是:基督徒、已婚或犯下暴力罪行。
研究顯示,在修過該課程的小組中,抑鬱、焦慮和憤怒以及“複雜的悲傷”都減輕,這後者包括否認受過創傷、否認經受過負面影響和避免參加與該創傷有關的活動。 他們也較少有抑鬱症和更少有自殺念頭。
同時,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人感覺到更多的寬恕和同情,和有更多的韌性。
約翰遜說,他和與他一起的貝勒研究員張俊雄(Sung Joon Jang)、馬特·布拉德肖(Matt Bradshaw),都預期會看到一些差異。 但是,他們並沒有預料到會這麽清楚,甚至就在專案剛完成之後。
他說:“我們看到PTSD癥狀減少、情緒健康增加,對上帝和《聖經》的態度有所改善。”
約翰遜說,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可能沒有像對被監禁者那樣明顯。 監獄裏的人在他們的人生中通常經歷過更多的創傷,而且與普通民衆存有不同的統計分類和不同的景況,以至不能確定是否能夠把研究的結論外推。 但約翰遜說,這課程不是專門為監獄設計的,他預料將看到閱讀《聖經》中有關創傷的內容,對每個人都有類似的影響。
希思·蘭伯特(Heath Lambert) 寫了許多用《聖經》做輔導的書籍,他說如果你意識到在《聖經》裏關於創傷、孤立、疏離和危機講了許多,你就會瞭解這是有道理的。
蘭伯特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副教授、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第一浸信會的主任牧師,他說:“這正是寫下《聖經》要處理的問題。 《聖經》真是處處切題。”
蘭伯特親眼目睹了瘟疫對人們造成的一些創傷性影響。 他教會裡有些人失去了親人。 許多人正在處理難以忍受的孤獨——與教會和家庭分離。
他說:“這是孤立、艱難和傷害。 我和這些人通了電話, 他們在流淚。”
蘭伯特認為,教會可以成為解決孤單和隔絕提供實用答案。 但是有了《聖經》,基督教牧師也可以幫助人們遇見一位有主權的上帝,祂掌控一切,並且親自愛著他們。
他說:“教會藉著談論一位偉大掌管世界的上帝來處理恐懼問題。”
蘭伯特說,雖然目前還很難確定,但他預計瘟疫過後,來教會的人數將會增加,因為他們正在尋找答案和團體生活。
ABS希望幫助教會做好準備,提供基於《聖經》的材料,幫助人們度過創傷。
馬丁說:“它改變你思考的方式。 它改變你對痛苦的看法。 它改變你對苦難的看法。”
雖然瘟疫所直接造成的苦難可能很快就會結束,但解決創傷的需要並不是從COVID-19開始的,而且在這以後將會持續很久。
馬丁說:“我們都有傷口。 我們都有痛苦。 邀請通過聖經與那‘受傷過的治療者’見面,會有改變生命的力量。”
翻譯:元鵬
責任編輯:吳京寧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All About That Tenor: Why Men Don’t Sing in WorshipMusic experts say we don't need more "manly songs," but we do need to help lower voices find their place - From the Magazine
The Cost of Creativity: Bonhoeffer Set Aside Ethics For Art. Did He Choose Well?The theologian set aside his nearly finished magnum opus while in prison, investing instead in creative writing. - Related
New Atheism Is Dead. What’s the New New Atheism?Far fewer British people agree with vitriolic assertions about religion. Still, disbelief in God is on the rise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 - Editor's Pick
German Homeschoolers Face Deportation After 15 Years in the USThe Christian family says their status has been revoked without warning.